下周一,休市近10天的A股即将“开门迎客”,是否“开门红”就成为市场永远也绕不开的话题。
悲观者认为,元旦前三个交易日,A股三连阳,而开门第一个交易日平开震荡,尾盘跳水,博弈开门红资金的离场带来小阴收盘。随后市场开启了让人窒息的单边下跌。
结合目前5日、10日、20日和60日均线呈漂亮的空头排列,整个日K线周期上的下降趋势肉眼可见;以及外围降息时点大概率延后的利空扰动下。这一次A股或再度上演相同剧本。
但溯源认为,这是典型的线性外推,历史或许会重演,但绝不是简单的重复。
肉眼可见的下降趋势,其本身就暗示着市场随时可能“暴起”反弹,在节前三连阳的背景下,预期开门红或是众望所归。

倒是,M国的通胀数据(CPI)和生产者价格指数(PPI)超预期强劲,带来的降息时点的后移有那么一些利空意味。
毕竟市场此前预期3月降息,当下时点已经没有押注M联储3月降息,甚至也没有人押注五六月降息。
但从初五就开始交易的港股市场来看,这些利空大抵已被市场接受。
故溯源认为,下周一A股最有可能的走势是:高开小幅回撤,然后在蜂拥而至的买盘推动下,分时图上V型反转,进而开启“大动作”,继而走出持续的上扬行情。
理由在于:
1、气氛烘托到位,上涨或是唯一选择,具体来说(1)过去10年,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,有6次上涨,4次下跌,上涨概率为60%;
(2)最近5年,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全部上涨;
(3)1976以来,逢龙年A股首日港股必涨,其概率为100%,港股上涨,A股鲜有逆势下跌;
(4)节前A股三连阳,日K线V型反转,周K线长阳反包;
(5)春节假期5个交易日,A50期指4涨1跌,累计上涨2.76%,节后港股三连阳,底部缓慢抬高,外部环境友好。

换言之,气氛烘托到这个“地步”,合理期待A股开门红,随后迎来“大动作”应是逻辑上的必然。
2、1月金融数据超预期,居民端和企业端信贷需求回暖,为全年经济恢复开了好头,有助于提振市场对全年经济复苏信心。
数据显示,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.92万亿元,同比多增162亿元。1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.5万亿元,比上年同期多5061亿元。
3、下周,沪深两市仅有1只新股申购,即2.21日申购的某旗科技,“村里”继续控制IPO节奏基调延续。
再结合最近三周,“村里”打击违法违规,严惩财务造假,处罚从业人员以及券商高管等等重拳出击,“换人”带来的制度性完善红利或将彻底引爆大A。
……(下面说两条消息)
4、最近两天,人工智能频频刷屏,原因是OpenAI宣布推出全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“Sora”。通过文本指令,Sora可以直接输出长达60秒的视频,并且包含高度细致的背景、复杂的多角度镜头,以及富有情感的多个角色。
同时对位业界大佬对此持有正面支持态度,力挺AI,而A股投资者恰好特别热衷于这样的朦胧题材之前期炒作,节后人工智能或许发酵。(多说一嘴,网上随便能搜出相关视频,的确很震撼)
5、票房新高。数据显示,2月10日-2月17日总票房(含预售)达78.44亿元、总观影人次达1.58亿人、总场次387.4万场,已超越2021年春节档78.43亿元票房纪录,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、总场次两项纪录。
结合热门景区“人从众”,博物馆门票“一票难求”,热门路线机票水涨船高等新闻分析,节后消费、文化旅游等行业或将迎来交易性机会。
(文章系溯源投资思路的整理和思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仅供参考)
——全文完——